為充分利用我校現有一級學科碩士授權點資源,加快我校研究生教育的發展,依據國家《關于開展授予碩士學位和培養研究生的二級學科自主設置實施細則》規定與要求,9月21日上午,我校研究生院組織的自主設置目錄外二級學科碩士點“公路環境工程”論證會在交通學院舉行。來自北京大學、同濟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北京林業大學、長安大學、中科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中科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7名知名專家教授應邀參加了論證評審。北京大學魯安懷教授擔任專家組論證會組長并主持了會議。副校長班士良教授、交通學院院長柴金義教授、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高光來教授、環境與資源學院院長趙吉教授以及相關部門20多人聽取了論證會。
根據國家大力發展綠色經濟的重大戰略,發展綠色交通,節約利用資源、能源,加強環境保護,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發展現代交通運輸的需求,依托內蒙古大學學科優勢,由交通學院和環境與資源學院聯合提出在“環境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下設置“公路環境工程”二級學科碩士點。該學科碩士點主要研究凍融、鹽堿地、沙漠、草原等特殊自然環境對工程結構耐久性等的影響,以及工程結構建設對環境的影響及其保護。該二級學科的設置是實現學科交叉融合、互補滲透、協同發展的一次重要嘗試,對于學校相關學科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論證會上,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高光來教授介紹了內蒙古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自主設置目錄外二級學科“公路環境工程”的基本情況以及前期準備工作。交通學院徐湘田博士代表兩個學院向專家組進行了全面匯報。通過聽取匯報、審閱論證材料、質疑討論,專家組一致認為內蒙古大學的生態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土木工程等學科優勢明顯、特色鮮明;“公路環境工程”學科設置的寒旱區公路工程、公路交通生態與環境保護研究方向具有鮮明的地域特點,良好的科研基礎和學術成果。申報設置的二級學科具備了培養碩士研究生的條件和能力,符合國家生態文明建設戰略、公路交通行業發展,符合內蒙古自治區經濟發展對公路環境工程領域的人才需求,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一致同意設置“公路環境工程”等二級學科。專家還對公路環境工程學科建設方案提出了修改完善意見。班士良校長做了總結講話,對專家組的工作給予充分肯定和感謝,同時要求相關部門抓好后續相關工作的落實。
“公路環境工程”二級學科碩士點的建設將進一步拓寬學校學科的碩士點領域,不僅有利于為自治區培養急需的公路交通專業高層次人才,同時也有利于相關學科人才引進、科學研究、實驗平臺建設,并促進學科交叉融合。
該申報設置的二級學科碩士點已在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信息網的二級學科自主設置信息平臺公示。
|
 |
中南大學地球科學與信息物理學院院長、博導魯安懷 |
內蒙古大學副校長班士良 |
 |
 |
交通學院院長柴金義 |
會場 |
 |
 |
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高光來 |
環境與資源學院院長趙吉 |
 |
 |
會場 |
會場 |